| 成语 |
解释 |
| 一路风尘 |
形容旅途辛苦。 |
| 支支吾吾 |
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谓说话吞吞吐吐,含混躲闪。 |
| 亦复如是 |
复:又,再。也是这样。 |
| 斗方名士 |
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 |
| 狐死首丘 |
首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 |
| 翩翩起舞 |
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。 |
| 起兵动众 |
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| 外圆内方 |
形容外表随和;内里刚直。圆:圆通;方:方正。 |
| 进本退末 |
本:根本;末:枝节。指重视根本、主要的东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| 直截了当 |
了当:干脆;爽快。干脆爽快;不绕弯子。 |
| 大包大揽 |
把事情、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。 |
| 遗形藏志 |
超脱形骸,舍弃心性,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| 秣马厉兵 |
磨好兵器,喂好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 |
| 目不忍见 |
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|
| 一哄而起 |
喧闹;起哄。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。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。 |
| 救经引足 |
经:自缢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。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。 |
| 己溺己饥 |
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| 作贼心虚 |
虚:怕。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,心里老是不安。 |
| 绘声绘影 |
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。 |
| 著手成春 |
著手:动手接触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后比喻医术高明。 |
| 遗世绝俗 |
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 |
| 安闲自得 |
自得:自己感到舒适。安静清闲,感到非常舒适。 |
| 短寿促命 |
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| 饥不择食 |
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 |
| 雷大雨小 |
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
| 爱毛反裘 |
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| 坐以待毙 |
待:等待;毙:死。坐着等死。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。 |
| 凌云之志 |
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