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 |
解释 |
| 支支吾吾 |
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谓说话吞吞吐吐,含混躲闪。 |
| 披肝沥胆 |
披:披露;沥:滴下。露出肝脏;滴出胆汁。比喻真心对待;倾吐心里话。也形容十分忠诚。 |
| 普天同庆 |
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 |
| 骨肉离散 |
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 |
| 遗形藏志 |
超脱形骸,舍弃心性,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| 当机立断 |
面临紧急关头;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。当:面临;断:决断。 |
| 皮开肉绽 |
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。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。 |
| 玉卮无当 |
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当:底。玉杯没有底。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。 |
| 溢于言表 |
超出言语以外。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。 |
| 通都大邑 |
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 |
| 不翼而飞 |
翼:翅膀;不翼:没有翅膀。没有翅膀就飞走了。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;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。也作“无翼而飞”。 |
| 飞檐走壁 |
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 |
| 公才公望 |
才:才识;望:名望。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。 |
| 本末倒置 |
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| 国泰民安 |
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| 欺善怕恶 |
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 |
| 异宝奇珍 |
珍异难得的宝物。 |
| 三个臭皮匠,合成一个诸葛亮 |
诸葛亮: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。比喻人多智广。 |
| 风虎云龙 |
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| 将功折罪 |
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| 龙驭上宾 |
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| 珠还合浦 |
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| 散带衡门 |
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。 |
| 身败名裂 |
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 |
| 二三其意 |
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 |
| 笑貌声音 |
笑貌:表情;声音:谈吐。指人的言谈、态度等。 |
| 金口木舌 |
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| 足不出门 |
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