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 |
解释 |
| 分道扬镳 |
道:路;镳:马嚼子;借指为马;扬镳:驱马向前。分走不同的路。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。比喻因志趣、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。 |
| 流离琐尾 |
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。 |
| 逍遥法外 |
不受拘束。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;仍然自由自在。 |
| 力所能及 |
及:达到。自己的力量能达到。 |
| 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 |
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 |
| 起兵动众 |
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| 刻骨铭心 |
刻:刻划;铭:在金属上刻写。刻在骨头上;铭刻在心灵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 |
| 拉大旗作虎皮 |
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、蒙骗人。 |
| 经纬天下 |
经,纬:治理。指治理国家。 |
| 成竹在胸 |
成竹:现成完整的竹子。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。 |
| 因噎废食 |
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废:停止;食:吃。因吃东西卡过喉咙;从此就停止吃东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| 暴取豪夺 |
豪:强横。用暴力劫夺。 |
| 归马放牛 |
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。比喻战争结束,不再用兵。 |
| 安眉带眼 |
长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。 |
| 倦鸟知还 |
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
| 悬石程书 |
形容勤于政事。 |
| 孝子贤孙 |
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| 款学寡闻 |
形容学问浅、见识少。 |
| 将伯之呼 |
指求人帮助。 |
| 刻不容缓 |
刻:片刻;容:容许;缓:延缓;耽搁。一刻也不容许延缓。形容形势十分紧迫。 |
| 男大当婚 |
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。 |
| 二三其意 |
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 |
| 春寒料峭 |
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| 踵武前贤 |
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| 形影相随 |
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。形容关系密切;永不分离。 |
| 汲汲顾影 |
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
| 驾轻就熟 |
驾:赶马车;轻:指轻便的车;就:到;熟:熟悉的道路。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。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。 |
| 别有用心 |
用心:存心;打算。心中另有打算。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