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 |
解释 |
| 木本水源 |
树的根本,水的源头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 |
| 用心竭力 |
用尽心计和力量。 |
| 人才济济 |
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。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济济:众多样子。 |
| 将计就计 |
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。 |
| 裾马襟牛 |
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 |
| 苦思冥想 |
绞尽脑汁,深沉地思索。 |
| 玩世不恭 |
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。玩世:用消极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;不恭:不严肃。 |
| 扬幡擂鼓 |
幡:垂直的长条旗子。舞动着幡,敲打着鼓。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。 |
| 名重一时 |
一时期内名声很大,受到广泛重视。亦作“名震一时”、“名得当时”、“名噪一时”、“名倾一时”。 |
| 必由之路 |
必:一定;由:经过。一定要经过的道路。 |
| 万里长城 |
指我国长城。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。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。 |
| 风俗人情 |
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|
| 正人君子 |
旧时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 |
| 本末倒置 |
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| 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 |
逢:遭遇,遇见。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,不相上下。 |
| 茕茕孑立 |
孤独无依的样子。 |
| 国无宁日 |
宁:安宁。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。 |
| 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
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| 熟能生巧 |
巧:技巧。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
| 一鼓作气 |
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| 学而优则仕 |
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|
| 有求必应 |
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 |
| 依样画葫芦 |
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| 清风劲节 |
喻人品纯洁,节操坚贞。 |
| 认贼作父 |
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 |
| 伸手不见五指 |
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| 浅见薄识 |
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 |
| 面授机宜 |
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