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 | 解释 | 
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初生之犊不畏虎 |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捻神捻鬼 |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妇人醇酒 | 谓沉湎于酒色。语本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秦数使反闲……公子(无忌)自知再以毁废,乃谢病不朝,与宾客为长夜饮,饮醇酒,多近妇女,日夜为乐者四岁,竟病酒卒。”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丑声远播 |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明知故问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;却还要故意问别人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自强不息 | 自觉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流离转徙 | 辗转迁移,无处安身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朝令夕改 | 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目不忍见 |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算尽锱铢 |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汗牛充栋 | 栋:栋宇;房屋。指藏书太多;运输时可使牛出汗;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书籍极多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色中饿鬼 |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挖空心思 | 形容费尽心计;想尽一切办法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风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、礼节、习惯等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前脚后脚 | 比喻紧跟着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徇私舞弊 |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;做不合法规的事。徇:依从;舞弊: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罪上加罪 | 指罪恶更为严重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三十三天 |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举直错枉 | 举:选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错:通“措”,废弃,放弃。枉:弯曲,比喻邪恶之人。起用正直贤良,罢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举直厝枉”、“举直措枉”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将夺固与 | 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风虎云龙 |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羊质虎皮 | 质:本性。羊虽然披上虎皮,还是见到草就喜欢,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,它的本性没有变。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念兹在兹 | 念:思念;记念;兹:此;这个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超然绝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谓远过于寻常之辈。汉·班固《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贤,实有伦序,采之于今,超然绝俗,诚社稷之蓍龟,大汉之栋甍。”宋·陆游《与姜特立书》:“《茧庵记》及《初营》、《落成》二诗,大老手笔,超然绝俗。” | 
										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 雷大雨小 | 比喻说得多,做得少,声势很大,实效很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