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 |
解释 |
| 麻痹大意 |
麻痹:一种病态;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。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;失去警觉;粗心大意。 |
| 初出茅庐 |
茅庐:草屋。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;接受邀请;就任军师;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;大败曹兵;立下了战功。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;缺乏经验。 |
| 支支吾吾 |
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谓说话吞吞吐吐,含混躲闪。 |
| 讴功颂德 |
讴:歌颂,赞美。指赞美功绩,歌颂恩德。 |
| 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 |
说的人,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,听的人,没有一句话不接受。 |
| 势力之交 |
势:权势;交:交往。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。指趋炎附势的朋友。 |
| 零光片羽 |
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| 缘悭分浅 |
悭:欠缺。缘分欠缺。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|
| 褒善贬恶 |
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;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。指分清善恶,提出公正的评价。 |
| 顿挫抑扬 |
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、停顿转折,和谐而有节奏。 |
| 流离颠沛 |
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 |
| 溢于言表 |
超出言语以外。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。 |
| 聊以自慰 |
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 |
| 有权有势 |
势:地位和权力。既有权力,又有地位。 |
| 一寸光阴一寸金 |
一寸光阴:指日影移动一寸;形容很短的时间。形容时间的宝贵。 |
| 困而不学 |
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 |
| 离弦走板 |
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。 |
| 互通有无 |
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。 |
| 敢不承命 |
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 |
| 半夜三更 |
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| 读书种子 |
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。 |
| 有求必应 |
只要有人请求;就一定答应。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;好说话。 |
| 背乡离井 |
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 |
| 一览无余 |
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| 半新不旧 |
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旧。 |
| 昏聩无能 |
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聩:耳朵听不清楚。眼花耳聋,没有能力。比喻头脑糊涂,没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| 师严道尊 |
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
| 头上末下 |
第一次,初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