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成语 |
解释 |
| 十全十美 |
十分完美;毫无欠缺。 |
| 乐道安命 |
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。 |
| 此一时彼一时 |
指时间不同,情况亦异,不能相提并论。 |
| 力小任重 |
能力小,负担重。犹言力不胜任。 |
| 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
阋:争吵;墙:门屏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。 |
| 高步阔视 |
同“高视阔步”。 |
| 不三不四 |
不像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样子;不伦不类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。 |
| 皮开肉绽 |
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。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。 |
| 饮水思源 |
喝水时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| 极重不反 |
同“极重难返”。 |
| 苦口之药 |
苦口:口味苦。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。 |
| 春冰虎尾 |
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|
| 铁树开花 |
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。铁树:也叫苏钱;常绿乔木;好多年才开一次花。 |
| 量能授官 |
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。 |
| 之子于归 |
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| 龙驭上宾 |
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| 古往今来 |
从古代到现在。泛指很长一段时间。 |
| 闲情逸趣 |
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| 似是而非 |
是:对;正确;非:不对;错误。好像是对的;实际上不对。指表面上相似;实际上不一样。 |
| 汗马功劳 |
汗马:战马奔驰出汗。指将士立下战功。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。 |
| 胆大心小 |
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 |
| 热气腾腾 |
热气:温度高的气体;腾腾: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。原意为热气盛大。比喻情绪高涨;气氛热烈。 |
| 踵武前贤 |
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| 不在话下 |
原多用于旧小说中;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;转入别的情节。现多指事物轻微;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;用不着说。 |
| 坐怀不乱 |
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
| 当头棒喝 |
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| 无穷无尽 |
穷、尽:完。没有尽头;没有限度。 |
| 主人翁 |
当家作主的人。 |